法律民工哭穷指南
文:玉林罗美兰
高考后的志愿填报工作如火如荼。
金融和法学,这无疑是文科同学们眼里的两大大热门专业,然而正是这两个行业的从业人员,最喜欢自称民工。
金融民工常常是一个谦称,而法律民工才是货真价实的穷。
我刚毕业时签了北京某家私募,迄今犹记,当时的主管领导说:
你们法学生啊,去律所真是便宜。我们金融行业要是能拿到价格那么低的应届生,怕是做梦都要笑醒。
那究竟有多便宜呢?
某招聘网站上的招聘信息
01
法律民工穿衣。
工作给了他们穿衣的标准,但并没有划拨置办行装的经费。
随便选一个工作日的上午,站在高新区法院门前观望片刻,你就能快速识别出法律民工的身影。
如果看到有个意气风发的中年人出来,西装笔挺,发型周正,牛津皮鞋一尘不染,和人握手时还能隐隐看到熠熠生辉的袖扣。
那这是民工的师父,人称精英律师。
朝他的身后看,你会发现一个同样身着正装,但质感明显差前人一截的年轻人:他左手抱着文件、右手提着皮包,头发只是干净利落,但说不上一丝不苟,因为此人7成是个平头,这是毛发旺盛的年轻人为数不多的特权。
穿衣是法律民工心头的痛,每个律所都有对律师最低限度的着装要求,尤其是在出庭的时候。
这跟他们的收入并不相符,为此,民工们只有选择基本款的ZARA或者优衣库,如果能赶上Theory打折薅上一套合适的西装,那简直是年度盛事。
真羡慕可以穿拖鞋上班的程序员,起码省钱。
02
法律民工吃饭。
年轻人都心向法餐,可民工的薪水只够沙县。
很多人离开法学院之前,幻想中的就餐场景充满商务气息:宽敞明亮的轻食简餐、幽静雅致的日式料理,还有烛光摇曳的威士忌bar。
事实上,刚进律所的法律民工,还要为中午能在楼下的绵阳米粉店抢到一个好位置感到窃喜,或者为晚上的加班餐多个鸡腿暗自开心。
偶尔有朋自远方来,他要认真核算一个月的各项开支,然后咬牙请朋友吃顿小龙坎,顺便改善一下自己的伙食。
可是朋友心里却在吐槽:律师不是收入很高吗,怎么没有安排我吃个海鲜大餐?
法律民工有苦难言。
03
法律民工住房。
电视剧里的律师,基本都住在俯瞰江景的大平层,仿佛律师行业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能有200平,可事实上——大概要去掉一个0.
每当法律民工通过若干豆瓣小组,终于找到了一个离律所不算太远的——老破小次卧。
搬进去后基本都要面对室友的三连问:你们律师还用跟人合租啊?我(以及亲朋好友)有法律问题能来咨询你吗?如果我们跟房东产生了纠纷,是不是你自己就能处理了?
法律民工除了尴尬微笑,无所适从,他明明只是看中了可以押一付一而已。
04
法律民工出行。
诉讼律师就像是有执照的业务员,跑法院、见客户,各种行程不一而足。
有些条件尚可的律师,一执业,家里就给买了辆锐界代步,进所后发现师父才开个尼桑,于是匆匆忙忙喊家里人把车开走。
大部分法律民工的出行更简单化,短距离交通只要在摩拜、青桔和ofo中随机挑选即可,远一点就是地铁公交或者滴滴快车。
民工们经常在电梯里看到神州专车之类的广告,可是对他们来说:律所就是神州,搭师父的车也算专用。
05
法律民工相亲。
律师行业外向型性格居多,被动的大龄单身青年并不多见。不过难免也有例外,这些人带着律师这个标签进入相亲市场。
很多相亲对象听说来者是个律师,开始下意识的带入武侯区何以琛,或者锦江区律政俏佳人。
殊不知,他们想象中的这类律师,无一例外已经英年早婚。于是,不符合电视剧中律师形象的法律民工们,只有默默承受这份甜蜜的负担。
律师从来不是致富的好选择,尽人皆知。但即便如此,每年还是有大量新人涌入这个行业。
那么既来之则安之,让我们快乐搬砖。
— 往 期 阅 读 —
另外,做一个预告:
今晚20:00
我们会有一场免费的线上分享会
关于知识产权的实务与业务
一位来自广州的版权大咖
在IP核心实务的分享之余
还会揭秘IP律师的金矿在何处
盈科律师事务所,中国区董事会董事
网络游戏事务部主任,唐向阳律师
想看看知产大咖谈些什么?
那加我,让我拉你入群!
正文完
免费的分享之后,
我们还有一个更美好的去处:
香港大学法律学院!
在世界一流法学院,
寻找更好的自己:
点击下方购买,
与我同行去港大!